2020年5月20日,位于峨眉山景区黄湾镇的黑水村和木瓜村正式合并,挂牌新村名“雪芽村”,这一天注定被载入史册。为何会将使用多年的村子合并,改成新的村名,今天雪芽君带你了解大美雪芽村背后的故事。
茶旅融合促进茶叶发展
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码:000888)坚持实施“旅游反哺农业”发展战略,把帮助农民种植茶叶致富作为景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,每年从旅游总收入中提取3%用于鼓励农民种茶,并且成立了峨眉雪芽茶叶专业合作社,茶农参股入社,形成“公司基地农户”的产业化合作模式和种、产、供、销一条产业链。
峨眉雪芽因旅游而复兴,又反哺旅游的发展。据悉,峨眉山被联合国列入“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”后,景区内的黄湾镇15个村全部实施停耕还林,近6万山区农民成为失地农民。2005年,峨眉山景区管委会决定在这些旅游冷线区域发展峨眉雪芽项目,投资2600多万元,帮扶茶农改造老龄低产茶园,发展高山生态标准茶园,举办种植、管理、焙茶等培训班180多期,培训茶农5800多人次。目前茶农的年收入较之前翻了两翻。旅游使茶叶成为了农民的“摇钱树”。
建立峨眉雪芽茶叶专业合作社
2007年,峨眉雪芽茶业公司选择雪芽村(原黑水村和木瓜村)建设峨眉雪芽有机茶生产基地后,设立有机茶生产技术培训中心并成立了峨眉雪芽茶叶专业合作社。此后,全村的茶叶种植全都纳入峨眉雪芽茶业公司的“五统一”标准化管理,建成的3000亩有机茶园通过了中农杭州产品质量认证中心认证。
自从峨眉雪芽这个品牌落户峨眉山景区,实施“公司基地农户”的合作方式和成立峨眉雪芽茶叶专业合作社,实心实意帮扶雪芽村发展茶叶生产。
峨眉雪芽历史溯源千年
茶园历史溯源千年,以峨眉山茶禅文化为代表的峨眉山茶文化源远流长。峨眉雪芽是峨眉山茶禅文化的具体载体。峨眉山茶史“发于汉晋,兴于隋唐,盛名两宋”。当时山中道、佛两门已共存共荣,道家与佛门弟子都将茶事活动纳入修为课业。在中国唐代,峨眉山中的黑水寺、万年寺等古刹的茶僧所焙制的春茶新茶,已被称之为“峨眉雪茗”。
后来,峨眉山茶事活动已逐渐成较大规模,让“峨眉雪茗”逐渐演变为“峨眉雪芽”的则是宋代诗人陆游。
宋代诗人陆游
陆游爱茶,茶对于他来说,是启发诗思、激发诗情的引子。公元1174年,峨眉山的别峰大师与陆游结成忘年之交。几年间的往来,造就深厚情谊。到了1181年阳春三月,别峰禅师听说陆游将调任崇州时,深感“相见时难别也难”,禅师拿出自己准备的好茶,差寺里小僧赠予陆游,这便是不久前刚从中峰寺后白岩峰下采摘焙制而成的“峨眉雪芽”。爱茶人眼中,这可以算是最贴心的临别赠礼了。
陆游在收到峨眉山高僧别峰禅师送来的茶叶之后,题下了: “雪芽近自峨眉得,不减红囊顾渚春”,——拿峨眉雪芽与当时的天下第一名茶相比。嗣后,普天下都称出自峨眉山的香茗为“峨眉雪芽”,沿用至今!
唐朝著名学者李善,在《昭明文选注》中注明:“峨山多药草,茶尤好,异于天下。今黑水寺后绝岩种茶,味佳而二年白一年绿,间出有常,不知地气所钟,何以互更”。李善文中提到的黑水寺,建于晋代,为峨眉山古刹之一,位于海拔1200米,这里的茶香郁袭人不说,还呈现出两年开汤色清白,接下来一年又转碧青。
不管是诗人陆游还是著名学者李善,在品茗后纷纷为之点赞的原因,正是由于峨眉雪芽深处峨眉山双遗地核心景区内,不可复制的冰雪奇观与高海拔生长环境,造就了峨眉雪芽独特的品质。
林茶共生
数万亩峨眉雪芽有机生态茶园,分别散落在峨眉山景区内雪芽村附近海拔800米至1500米的崇山峻岭,掩映于不同海拔高度的丛林植被中。
土壤肥沃,有机营养成分天造地作
5000多种野生植物近3000种野生动物的残枝落叶与残骸、排泄物入土为泥,形成堆积丰厚的腐殖质,土壤中天然有机营养成分十分丰富,根本不需施用任何人工肥料。
如今的黑水寺已然不在,寺庙遗址周边的茶园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整改,公司成立以后进行了统一规范管理,并逐渐发展成如今的峨眉雪芽有机茶园基地。通过这一路来的不断发展探索,这个峨眉山茶品牌成为峨眉山旅游新的增长点,雪芽村这个承载着悠久的茶叶历史的村落,也逐渐成为千年峨眉山禅茶文化的最佳体验地。吸引着全世界爱茶之人慕茗而来。